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国际劳工标准的浪潮冲撞

    摘要

    国际劳工标准问题在国际社会是最近十几年中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目前国际社会不存在统一的关于“国际劳工标准”11556158(InternationalLaborStandards,简称ILS)的定义。本书所使用的“国际劳工标准”概念,是指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LabourOrganization,简称ILO)通过的处理全球范围劳工事务的各种原则、规范、准则,它们形成了以国际劳工公约(Conventions,185项)和建议书(Recommendations,195项)为核心的一整套国际劳工制度。中国作为ILO的成员国,已批准了24项国际劳工公约,面临着如何执行已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及如何将国际与国内劳工标准协调的问题。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着贸易额扩大和贸易越来越深地渗透到各国社会中,贸易日益与政治敏感事件缠绕在一起,并与强大的国内利益发生冲突,在美国尤其如此。于是,产生了“新贸易议程”,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罗伯特·吉尔平(RobertGilpin)的话来说,包括那些极具争议的问题,如劳工标准(labourstandards)、人权(humanrights)、环境和国家主权问题11556159。我们所研究的是劳工标准问题。就该问题而言,将人权和劳工权利(workersrights,或labourrights)与国际贸易挂钩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谈判和贸易政策争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一问题也构成了发达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中一个难以调和的分歧点。从1996年的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新加坡部长级会议到1999年的西雅图会议,劳工标准一直成为困扰WTO发展的难点之一。就该问题而言,由于通过批准国际劳工公约执行劳工标准的实践存在诸多障碍,发达国家已转向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方式推进劳工标准的实施,如美国和欧盟在普惠制、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欧盟入盟谈判,以及美国分别与柬埔寨、约旦、智利的双边自由贸易谈判等,都采取了这种方式。这已经超出了关贸总协定(The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简称GATT)和WTO协议的范围。而在这类地区性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双边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已经涉及有关劳工标准或劳工权利问题的谈判,但对劳工标准或劳工权利的谈判不涉及劳工标准或劳工权利本身,而是谈判如何有效地在国际贸易中实施劳工标准,如何有效地保护劳工权利,等等。

    就目前来看,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的问题在国际上是一个尚无定论的热点问题,国际社会对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否需要就最低国际劳工标准达成全球性协议并通过WTO或其他机制在国际层面上加以强化。近年来,美国和某些欧洲国家要求在国际贸易中实施国际劳工标准,但发展中国家强烈反对。显而易见,就利用贸易制裁来强制实施国际劳工标准的问题达成国际性协议目前涉及许多问题,争论所关注的问题有:国际劳工标准是否有必要通过贸易来实施?如果通过贸易来实施国际劳工标准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双赢还是损人不利己?它们是经过伪装的保护主义吗?双边合作的范围会扩大吗?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活动、生产守则(CodesofConduct)运动是一种自愿的行为吗?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坚决反对把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联系起来?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解释,国际劳工标准是旨在帮助穷国达到一定的最低生活标准的政策措施。但有意思的是,对这些措施,最众口一词的反对却是来自该标准所声称的受益者,即发展中国家11556160

    如果说环境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寻找到某种双方都能认可的客观基础的话,但在国际劳工标准的问题上,争议双方所持的基本立场就是截然对立、难以妥协的。所以,到目前为止,国际范围内并没有就国际劳工标准是否能在贸易过程中实施达成一个国际性的协议。换句话说,迄今关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国际谈判陷入了“囚徒困境”(prisoners’dilemma)。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贸易协议中有关劳工标准的协议内容也必将会逐渐增加,因此,寻找共同的基点和解决方案是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在面对入世后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劳工权益保护的问题等方面都不可能避开劳工标准的问题。如何采取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处理劳工标准的问题,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
    >>
    作者简介
    黄河涛:男,1949年出生,重庆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中韩两国合作课题10余项,著有《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企业审美文化论》、《冲出困境——走向现代管理的企业文化》、《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等9部著作,发表《全球化下的“接轨”与“挂钩”》等论文100余篇,共约300多万字。
    赵健杰:男,1954年生,黑龙江人,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总编辑、编审。主要从事工会理论、劳动关系理论和编辑学研究,著有《职业女性的劳动保护》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与他人合译《人学的世界》、《人际沟通》;主编《学报编辑学研究》等多部著作。
    纪元:男,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副系主任、副教授,著有《证券投资引论》等多部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