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错位、缺位:劳动关系重建中的政府

    摘要

    以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主要标志,中国社会进入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社会转型给劳动关系领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①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制度设计的不完善,造成管理者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失衡,劳动者利益严重受损;②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所带来的规模空前的工业化,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城,一方面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他们利益的保护问题。正是这两种转变同时进行,体制摩擦和结构冲突交织在一起,既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造成了中国劳动关系的剧烈变动。在劳动关系重建中,政府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直接关系到劳动关系双方力量的对比,关系到劳资双方参与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分配的能力,从而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本的力量变得空前强大。为赢得资本的青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不得不投入到一场提高本国和本地区竞争力的较量中,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劳动力成本的控制。中国政府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政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为保证国有企业改革的低成本、高速度,政府既是所有者,又要站在经营者立场上,约束工人的利益要求;为了赢得资本的欢心,政府不得不当起了资本的守护神。政府的错位,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本应在劳动关系中居于中间位置的第三方的缺位,从而加重了劳动关系的倾斜。 <<

    >>
    作者简介
    黄河涛:男,1949年出生,重庆人,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主持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及中韩两国合作课题10余项,著有《现代市场的美学冲击——企业审美文化论》、《冲出困境——走向现代管理的企业文化》、《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等9部著作,发表《全球化下的“接轨”与“挂钩”》等论文100余篇,共约300多万字。
    赵健杰:男,1954年生,黑龙江人,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总编辑、编审。主要从事工会理论、劳动关系理论和编辑学研究,著有《职业女性的劳动保护》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与他人合译《人学的世界》、《人际沟通》;主编《学报编辑学研究》等多部著作。
    纪元:男,1963年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企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现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经济管理系副系主任、副教授,著有《证券投资引论》等多部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