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启动之年,也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关键之年。山西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两会”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引深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两区”开发,使全省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呈现出经济增长较快、发展更趋理性、活力逐步增强的局面,为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山西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4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8%,增幅高于前三季度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水平1。1个百分点。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76。56亿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742。5亿元,同比增长15。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727。44亿元,同比增长7。7%。2006年一年连跨三个台阶,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48。01亿元,增长3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10000元和3000元大关,分别达到10027。7元和3180。9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0%;与此同时,价格指数继续在低位运行,1~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