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他者话语:纪录片中的国家形象建构及其反思

    摘要

    “他者”在不同的语境内有不同的含义。西方人最早提出“他者”概念,隐含了一种与“自我”相对的哲学思考。这个带有西方记忆的词,也附着了殖民扩张的历史。在这段历史的语境中,“他者”是外在欧洲中心的其他区域,特别是对非洲等地未开化的地区的指称。这个词“暗示了边缘、属下、低级、被压迫、被排挤的状况,因此对于那些追求正义、平等、自由和解放的西方文论派别来说具有重要意义”。1531054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主观或客观承载了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在传播领域的成功案例,有不少出自西方国家。在本文中,作者以一种反思的视角,去关注其纪录片与影像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这种反思,并不是一种新的对立,而是在当前全球化的新语境下的重新思考。

    <<
    >>
    作者简介
    李智:李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电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