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 1
  • 2
  • 3

中国的国有企业与金融体制改革

摘要

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经济改革,至今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经济经历了持续快速的增长,经济发展取得了堪称奇迹的成就。1979~2002年,中国的实际GDP年均增长9。4%,人均GDP年均增长8。1%;2002年,中国的出口总额为3256。1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953。1亿美元,比1978年出口总额97。5亿美元、进口总额108。9亿美元分别增加3158。6亿美元和2844。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7%及14。7%。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农村居民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提高到2002年的2713。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提高到2002年的7702。8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分别为7。6%和8。1%11524364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虽然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经济体系中还存在很多体制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那就将影响到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的稳定增长也就不可能实现。此外,现阶段的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特点,而加入WTO后新的经济形势又促使中国进一步加快开放的步伐。在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即将开始之际,政府或者学者认真地回顾改革的历程,分析经济中现存问题的根源,并指明下一步经济改革的正确方向就具有非常的意义。

本文在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下,对中国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回顾、描述和分析。文章的内容安排如下:前两节分别对中国国有企业和金融体系的现状、改革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做了具体的阐述;第三节指出了中国国有企业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最后一节是对全文的一个简短总结。

<<
>>
作者简介
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