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智利率先实施了养老金私营化改革,给拉美其他国家以很大的示范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尽管多个拉丁美洲国家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结构性(系统性)的私营化改革,但各国的改革模式并非完全一致,可划分为替代模式、并行模式和混合模式。其中,替代模式指的是用基金式个人账户制替代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采取这种改革模式的国家有智利、玻利维亚、墨西哥和萨尔瓦多;并行模式指的是实施双轨制,即在建立基金式个人账户制的同时,仍保留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度,参保者可在二者之间做出参保选择,应用这种模式的国家主要有哥伦比亚和秘鲁;混合模式指的是既实施基金式个人账户制度,又保留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度,且二者同时发挥作用,这体现了世界银行所提倡的“多支柱”理念,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有阿根廷和乌拉圭。
表3-1显示了拉美八国1999—2000年改革所选择的制度模式、新旧制度的参保人数等信息。可以看出,乌拉圭和哥伦比亚的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所覆盖的参保者人数占总参保者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1%和57%,水平较高。其原因在于,乌拉圭政府给40岁以上的参保者设置了在旧公共养老金制度和混合型制度间做出选择的明确期限,而大部分参保者倾向于前者;同时,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劳动者则被强制参加混合型的制度。哥伦比亚对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使得其财务稳定性增强,缴费和获取养老金权益的条件与基金个人账户制度一致;从旧制度向新制度的转移每3年实施一次
拉美国家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并非人口老龄化给旧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财务可持续问题,而是由于旧制度运行不良和管理存在巨大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