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公共养老金个人账户制度的建立——以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建立为标志

    摘要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CentralProvidentFund,CPF)始建于1955年。当时,新加坡尚处于英国殖民者的统治之下。为了不增加殖民政府的负担,独立筹资的基金积累制殖民地公积金计划得以建立。然而,这一制度在新加坡经济社会发展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为新加坡独立后30年内跻身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之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亦为国民提供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保障。11501623需要指出的是,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保障计划,为国民提供养老保障是其主要任务之一。如果抛开其他部分而仅仅研究养老计划部分,那么既无法准确分析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养老计划的运行机理,亦无法清晰把握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全貌,还无法准确判断其效应。因此,本章以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中的养老计划为重点,对其整体进行研究。在阐明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变迁背景的基础上,从制度构成、缴费率等方面分析其变迁历程,解析其目前的运行机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从效率和公平两个维度对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效应进行探讨。

    <<
    >>
    作者简介
    郭林:男,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后,现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政策。近年来,在《教学与研究》《国外社会科学》《经济学家》等CSSCI 来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 余篇,其中10 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社会保障制度》等转载;多篇政研成果获省部级领导同志批示,为国家和省级有关方面的修法决策或政策完善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主持德国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资助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民政部重大公共政策项目子课题、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研究;获第七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社会保障论坛一等奖等奖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