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日本人类学的发展和转型

    • 作者:麻国庆出版日期:2016年04月
    • 报告大小:1.62MB
    • 报告字数:25523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人类学的全球意识与学术自觉

    摘要

    对于日本现代人类学的形成、发展和转型,应该在从历史的发展脉络角度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把不同阶段人类学的特征置于时代的社会背景下进行讨论。特别是要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人类学在进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同时,其在意识形态上所表现出来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属性。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把日本人类学的发展纳入世界人类学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即一方面要考察日本人类学与近代欧美人类学的关系,另一方面要考察作为亚洲为数甚少的殖民国家之一,日本的人类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特别是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日本人类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也就是四个时期,即早期、中期、现代早期和现代。 <<
    >>
    作者简介
    麻国庆: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