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多中心制度结构

    摘要

    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道格拉斯·诺斯,1994)

    无中心或多中心的制度结构能够减少策略成本和信息成本,而又在存在规模经济时保留大型生产机构的优点。多中心或无中心的制度安排把有局限的独立的规则制定和规则执行权分配给无数的管辖单位。所有的公共当局具有有限但独立的官方的地位,没有任何个人或群体作为最终的和全能的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2000a)

    从制度的视角分析发展干预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是本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为下一章权力结构的分析奠定基础。在关于发展问题的若干研究中,制度作为一个影响发展进程及发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并出现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分布在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视角的研究中。无论各学科视角的研究相互之间的差异如何巨大,但共同的关注点,都是探讨制度在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起作用。在第一章的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已经详细地阐述了参与概念的制度属性,即参与式发展干预既是一种特殊的发展干预模式,同时也是一套特殊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共同形成了以“参与”为核心原则的制度结构。因此,在本章中,笔者将重点针对发展干预中的各种制度安排,分析制度结构及其主要特征。

    从发展的角度看,任何发展干预过程,本质上都是对各种发展资源的配置过程。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发展实践中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不同的制度安排体现了也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效果。因此,各种制度安排共同形成的制度结构体现了发展干预的基本特征。在本章中,笔者通过对参与式发展干预中各主要制度安排及制度结构的分析,引入“多中心”制度结构的概念,并分析其中的结构性特征,以解释本研究主要案例及案例村寨发展干预的过程及出现的问题。

    <<
    >>
    作者简介
    毛绵逵:0 1982年出生,江西安义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博士学位,现在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工作;专业方向为社会学,关注农村发展、水利社会学、项目社会评价等领域。拥有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以及其他国际双边和多边发展机构发展项目咨询的丰富经验。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