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用人制度变迁及其后果

    摘要

    在任何组织当中,一切问题都是围绕人产生的,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选拔任用方式都会对组织效率的保证和组织目标的实现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因此,用人制度与人力资源问题往往成为组织研究关注的重要问题。单位研究作为对最具中国特色的组织形式与组织制度的一项研究,其中也不乏对于用人制度的关注,这里的核心是揭示单位体制下国家控制、使用、分配、处置劳动力的基本方式与典型特征,以此理解单位体制运行的特点,从而把握其本质。

    在传统单位体制下,国家对各种资源进行集中控制与管理,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自然也不例外。总体上,国家对劳动力资源进行了集中控制与管理,使得在具体实践中,单位组织中的用人制度呈现两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单位组织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被划定出一定的身份特征,干部或者工人,由国家根据他们的身份进行相应的管理,享受不同的收入、就业期限、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和住房等资源分配。其次,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单位组织的个人基本上归单位组织所有,个人完全依附于单位组织,靠它提供各种资源,而基本上没有流动的自由[李路路、王奋宇,1992;华尔德,1996(1986)]。

    <<
    >>
    作者简介
    苗大雷:1985年2月生,河南济源人。201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组织社会学、中国文化与社会心理。在《社会》《社会学评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民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