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从分工中复归人的自由——马克思对蒲鲁东分工理论的批判

    • 作者:杨洪源出版日期:2016年06月
    • 报告大小:1.2MB
    • 报告字数:13708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6年...

    摘要

    如何理解社会分工并使社会个体从分工中真正复归自由,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基于创作“巴黎手稿”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等文本时对分工的实质及其表征的历史过程的理解,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有针对性地批判了蒲鲁东的分工理论,即必然性(正题)→危害性(反题)→应解决问题(合题)这一固有的观念论式的论述模式。在马克思看来,从分工中真正复归人的自由,不是蒲鲁东所设想的正题和反题“相加”得出一个新的“合题”,而是只有具备一系列复杂现实条件并在变革社会的现实运动中才能实现。

    <<
    >>
    作者简介
    杨洪源:杨洪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