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双向寻租”与当代中国政商关系的转变——对耿曙和陈玮论文的评论

    • 作者:纪莺莺出版日期:2016年05月
    • 报告大小:1.22MB
    • 报告字数:6622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经济社会学研究 第三辑

    摘要

    像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经济发展也显著地依赖于吸引外资进入中国投资。那么,为何中国可以吸引到大量外资落地?耿曙与陈玮认为,答案系于政企之间所结成的“双向寻租”这一结构。这一概念认为,政府和企业都可能成为设租方和寻租方。既存在企业逢迎政府的传统寻租形式,也存在政府逢迎企业的“反向寻租”。反向寻租既遏制了传统寻租的猖獗,也诱使政府提供补贴或各种优惠,换取外资落地的好处。而这一概念中,重点自然是“双向寻租”这一新面向。

    那么,为何形成这种结构?因为中国经济的央地分权结构,加上政府的晋升考核体制,促使地方政府追求经济成长,并陷入彼此竞赛。落实到具体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政府依赖企业来提升政绩显示度,使得那些能够带给地方政府垄断优势和超额利润的企业有了更高的谈判权力,地方政府反而需要借助各种补贴、优惠与优待来吸引这些外资企业。不仅如此,双向寻租还具有自我强化的效应,引诱更多政府和企业更深地卷入。“双向寻租”本身是一个用以刻画微观层面上政商关系互动的概念,它的制度基础则系于当下中国政府的特殊结构与运转机制,而它又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中国地方政府成功吸引外资的原因。从而,作者们实现了一个从宏观制度到微观行动又回到宏观制度的解释链条。

    耿曙与陈玮以政府与外资企业的互动关系作为切入点,提出一个新概念,以弥补市场视角和政府视角在解释中国外资增长奇迹时的不足或盲区。因此,本文正是希望在政商关系的视野中,试图对“双向寻租”这一概念的意义和限度做一点点理解。

    <<
    >>
    作者简介
    纪莺莺:纪莺莺,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助理研究员。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