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十三五”时期湖南发展大逻辑关系研究与大战略构思

    • 作者:刘茂松出版日期:2016年05月
    • 报告大小:972.01KB
    • 报告字数:7102 字所属丛书:湖南蓝皮书
    • 所属图书:2016年湖南经济展望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湖南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增长极作用,推动湖南工业化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跨入全国第一方阵,传统农业大省历史性地进入了工业社会,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和巨变。但目前发展中的矛盾也比较突出,主要是传统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体量较大,资源配置的集聚度和利用率不高,经济发展的质量较低,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率偏低,特别是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区域发展也不平衡,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仍较大,尤其是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全省还有51个重点贫困县近600万贫困人口。总之,湖南粗放增长方式亟待向可持续集约增长方式转型升级。“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度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湖南经济全面转向集约增长进而实现“三量齐升”的关键时期。湖南在新的时期适应新常态和引领新常态,必须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新优势,以改革和创新为强大动力,实施以“一带一部”区位为主体的空间经济结构优化主体战略,充分运用经济地理重组优势置换传统自然地理弱势,将“过道效应”转化为“同城效应”,通过“产业链及要素流”主动对接国家三大顶层区域战略,推动新常态下湖南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健康发展,力争在“十三五”时期湖南基本建成新型工业化社会,基本建成“两型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
    作者简介
    刘茂松:刘茂松,湖南省经济学学会理事长、湖南师范大学经济学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