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会通”?我国古代文献最早见诸《易经》,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变通莫大乎四时”,“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力…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又,系辞下云:“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可见,所谓“会通”,即会合疏通之意,谓宇宙万物通过不断地碰撞交流而推陈出新,得以生生不息。“会通”正是中华文化宏赡包容、积极进取、一以贯之的内在精神[1]。与“会通”相近的是“和合”。张立文教授1995年提出“和合学”。他追溯传统文献《国语·郑语》记载之“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易经》之“保合太和,乃利贞”、《管子》“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墨子》“离散不能相和合”等相关记述,结合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变迁与长期实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