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会类型

    • 作者:杨建华出版日期:2016年04月
    • 报告大小:1.44MB
    • 报告字数:55858 字所属丛书:浙江系列
    • 所属图书:发展社会学通论

    摘要

    社会类型是社会发展的环境、社会发展的土壤,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无法绕开这一环境或土壤而做别的选择。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类型是指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对人类社会的分析研究采取类型学的方法就是从整体入手研究分析,即首先把社会划分为一定的类型,然后根据一定的类型来归属一定的社会。任何一种社会类型都是特定社会的生存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结晶。所谓社会类型,就是逻辑地建构一种关于社会的概念性图式模型,即在现实的社会中抽取一些本质特征,并将它们放在突出的地位加以强调,以此作为分析现实社会的标尺,这样做有利于我们从宏观上尽快地把握一个社会的性质。那中国社会发展所立足的社会土壤或社会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类型呢?

    <<
    >>
    作者简介
    杨建华: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研究,长期主编《浙江社会蓝皮书》,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转载。学术著作《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先后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