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思想与经典理论

    • 作者:杨建华出版日期:2016年04月
    • 报告大小:1.51MB
    • 报告字数:62414 字所属丛书:浙江系列
    • 所属图书:发展社会学通论

    摘要

    发展社会学是关于发展与社会关系的一门学问,是对发展的社会类型、社会制度、社会结构、社会需求、社会主体、社会行动以及发展目的、发展原因、发展路径、发展战略、发展方式等进行探讨、概括、研究、解释与系统认识的理论,是对社会发展研究的成果集成。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社会学尽管诞生于20世纪中叶,但对社会发展却是从人类进入文明“轴心时代”以来无数思想家探讨的一个经典话题。很多思想家和学者从他们各自的方法论角度,用不同的范式对社会发展来给予界定、描述与解读。

    从历史的角度来检视、讨论这些思想家的理论具有多重意义。因为学术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前辈学术大师的思想就如一座座巍峨的高峰,人们无法绕过,也无法彻底超越。同时,前辈学术大师的思想,又总是不断地成为现时理论讨论的出发点和连接点。并且,他们的理论还可以为当代社会发展问题思考提供更为广阔的参照系,提供一个言说社会发展问题更加深厚的语境。这正如黑格尔所说,“所以构成我们现在的,那个有共同性和永久性的成分,与我们的历史性也是不可分离地结合着的。我们在现世界所具有的自觉的理性,并不是一下子得来的,也不只是从现在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而是本质上原来就具有的一种遗产。确切点说,乃是一种工作的成果——人类所有过去各时代工作的成果”。因此,我们在这里试图首先对轴心时代中国思想家们关于社会发展思想与理论做一爬梳,然后再对西方古典社会学大师的发展社会学理论及其范式做一解读与讨论,以期获取对当今社会发展实践仍具有的思想启示。

    <<
    >>
    作者简介
    杨建华: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主要从事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社会问题、社会政策等研究,长期主编《浙江社会蓝皮书》,先后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战线》等报刊发表了150余篇学术论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杂志转载。学术著作《社会化小生产——浙江现代化的内生逻辑》《经验中国:以浙江七村为个案》《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先后获浙江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