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产业经济学研究领域文献计量

    • 作者:罗润东出版日期:2015年03月
    • 报告大小:1.08MB
    • 报告字数:10595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经济学研究动态报告

    摘要

    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产业内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以及经济发展中各种内在均衡问题的学科,其目的是分析得出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进步。产业经济理论源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与新产业的不断产生。马歇尔首次提出“产业组织”概念并引入经济学分析。在涉及规模经济问题时,马歇尔发现了被后人称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20世纪初,垄断性的经济组织逐步形成,张伯伦、罗宾逊提出了不完全竞争理论,对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进行了分析,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20世纪30年代,哈佛学派建立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S—C—P范式),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分析框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芝加哥学派崛起并逐渐取得主流的地位,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到20世纪中叶,列昂惕夫(W。Leontief)创造了投入产出法,对产业关联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开始,产业经济学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形成以突出理论研究为特征的所谓“新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产业经济学兴起相对较晚,我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尚在逐步完善之中。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方法,以2000~2012年我国产业经济学领域的期刊文献为研究对象,可视化分析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国内研究现状、热点和知识结构,总结出我国在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科研团队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为产业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
    >>
    作者简介
    罗润东:男,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现任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威海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市场研究中心副主任等。美国斯坦福大学富布莱特(Fulbright)基金项目高级访问学者,英国华威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被评为山东大学爱岗敬业十大模范人物。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成果数十篇,主要论著有《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本关系研究》《当代就业问题透视》《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劳资关系与就业》《中国教育不匹配状况及其对工资收入的影响》《和谐社会中的劳动—资本关系解读》《也论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