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全球地区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

    • 作者:娄伟出版日期:2015年04月
    • 报告大小:2.44MB
    • 报告字数:49139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10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

    摘要

    随着气候保护工作的深入和对碳排放的严格控制以及对其征税的普及,传统发电方式的成本将与日俱增。与此相反,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可再生能源的生产成本日趋下降,它与传统发电方式成本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在这个大背景下,尽管国际上对于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能否真正实现、何时实现以及如何实现存在诸多争议,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了建设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的目标。

    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是指电力100%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城市。由于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相对容易实现,因此,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提出100%可再生能源目标的城市主要集中在电力方面。一般来说,欧洲城市倾向于提出建设“100%可再生能源城市”,而美国城市更青睐建设“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

    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一是通过大电网购买绿色电力,美国城市一般采取这种途径;二是城市区域内进行可再生能源发电,微电网、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的发展,为这种模式供电提供了可能。

    欧洲确立的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愿景,隐含几个重要的设计特点,即不依赖化石燃料、CCS或核电方面新的重大建设11385234

    本章系统分析了城市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路径,并对100%可再生能源电力城市的研究背景、建设模式、建设重点及存在的争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介绍了一些典型的案例。

    <<
    >>
    作者简介
    娄伟:副研究员,2003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管理研究室工作(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 主持、参与课题 40 多项,其中,主持或具体协调近 20 项。这些课题中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和重大课题、青年基金课题、国情调研课题,也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部委课题、企业和地方委托规划课题,以及欧盟、荷兰、印度等国际合作或资助课题(如欧盟第六框架 SENSOR 项目)。 发表研究论文 70 多篇,其中有近 30 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并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出版有 3 本专著——《低碳经济规划 :理论·方法·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库)、《情景分析理论与方法》(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0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