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研究

    • 作者:娄伟出版日期:2015年04月
    • 报告大小:2.83MB
    • 报告字数:41857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10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

    摘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2年发起的资源节约型城市全球倡议认为,目前,全球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使用了80%的世界资源。预计到2050年,城市人口比例将高达80%。城市占有3%的土地面积,产生了50%的全球废物,排放了60%~80%的全球温室气体,消耗了75%的自然资源,创造了80%的全球GDP。

    建设可再生能源城市是应对能源危机及气候变化压力的重要路径。建设100%可再生能源城市,既是化石能源日益枯竭背景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可再生能源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

    目前,欧洲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的目标,欧盟也是100%可再生能源城市最积极的推动力量。主要原因在于,欧洲能源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是竞争力、安全性和碳中和。11385112100%可再生能源以及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目标的确立,是欧洲能源政策目标的具体体现。

    实现100%可再生能源诉求,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城市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由于标准高,难度大,缺乏可以参考的成功经验,迫切需要相关理论与方法的支持。在100%可再生能源成为一些国家及大量城市的发展目标后,100%可再生能源实现的可能性及路径也逐步成为欧美国家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系统分析国际上相关研究成果及进展,有利于我们深入认知100%可再生能源这一命题,正确把握100%可再生能源城市的研究背景。本章全面归纳了国际上关于100%可再生能源及100%可再生能源城市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正反双方的主要观点及论据。

    <<
    >>
    作者简介
    娄伟:副研究员,2003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目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区域与城市管理研究室工作(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国内外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城市经济与城市规划。 主持、参与课题 40 多项,其中,主持或具体协调近 20 项。这些课题中既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和重大课题、青年基金课题、国情调研课题,也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部委课题、企业和地方委托规划课题,以及欧盟、荷兰、印度等国际合作或资助课题(如欧盟第六框架 SENSOR 项目)。 发表研究论文 70 多篇,其中有近 30 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并有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出版有 3 本专著——《低碳经济规划 :理论·方法·模型》(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文库)、《情景分析理论与方法》(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00%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城市》(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