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新常态下贵州后发赶超的机遇与挑战

    • 作者:潘家华 吴大华出版日期:2015年06月
    • 报告大小:994KB
    • 报告字数:14585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生态引领 绿色赶超

    摘要

    新常态下,贵州省同时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第一,贵州省发展相对滞后,在新常态下将呈现后发优势,这有利于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增长,最终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的宏伟目标。第二,在全国经济结构重点调整的大背景下,中东部产业将呈现大规模空间转移,西部地区面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机遇,如何完善自身基础,构建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有针对性地吸纳贵州发展利益的产业将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新的高度,贵州省作为长江、珠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在生态建设方面理应受到重视,可借机探索生态补偿机制,为贵州省发展输入新的血液,另外经济结构转型与优化的战略方向不仅仅是科技驱动型,更是生态驱动型,由于贵州省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在生态驱动型产业发展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有利于贵州省自身造血能力的不断提升。然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贵州省要在新常态下实现后发赶超,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如下。 <<
    >>
    作者简介
    吴大华:男,1963年生,侗族,法学博士后,经济学博士后;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贵州省法治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大数据政策法律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民族法学(法律人类学)、犯罪学、马克思主义法学、循环经济。主要社会兼职: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副会长暨法律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法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贵阳仲裁委员会副主任,以及贵州省人大常委会、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室、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贵州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 先后出版《中国少数民族犯罪及其对策研究》《依法治省方略研究》等专著13部,合著《法治中国视野下的政法工作研究》《侗族习惯法研究》等35部,主编23部;发表法学论(译)文30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民族法治体系、维护民族大团结研究”、中宣部马工程重点课题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贵州省牢牢守住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共产党民族法制思想研究”等国家级科研课题6项;主持“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法律文化及其现代转型研究”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
    潘家华: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领域为世界经济、气候变化经济学、城市发展、能源与环境政策等。担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外交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会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会长,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先后发表学术(会议)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4部,译著1部,主编大型国际综合评估报告和论文集8部;多项研究成果获奖,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二等奖(2002),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11)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