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高收入居民相比,低收入居民具有更强的流动性约束,其收入来源也更不稳定,进行预防性储蓄的动机也更强。然而,从居民住户调查数据看,低收入居民几乎没有储蓄,大部分储蓄属于高收入居民,现有消费理论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由于处于主流地位的新古典消费理论采用了“代表性消费者”的分析方法,不同收入层次居民消费行为的差异被忽略了,这一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重视。实质上,从凯恩斯提出消费函数理论开始,就不断有学者论及消费行为的两阶段性,即“只有收入超过某一特定水平时,居民才开始储蓄”。在凯恩斯消费函数中,居民消费行为的两阶段性具体表现为自发消费的存在,即存在一个不依赖收入水平的最低消费支出。而随后研究跨期消费选择的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则忽略了自发消费的存在,更没有考虑最低生活支出的变动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现有行为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自我约束、心理账户、框架效应三大心理因素对消费者决策的影响,却忽略了损失规避的作用,也忽略了心理账户中不同支出对消费决策的影响,只考虑了心理账户中按收入来源进行分类所建立的不同账户。由于人类需求具有层次性,基本生活需求对消费决策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人们进行消费决策时总是首先从收入中扣除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支出,对剩余部分才考虑是否储蓄以及储蓄多少等问题,即消费支出也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心理账户,一个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另一个用于满足更高层次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