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空间集聚、外资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协调发展

    摘要

    企业异质性、市场扭曲与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关系的理论假说已经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说明区域经济增长在市场交易环节的企业所有制特征是扭曲市场、获取非效率垄断的市场扭曲收益的企业异质性特征,企业所有制特征在区域与行业内不均匀分布导致了区域与行业间非效率差距的存在。本章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区域经济增长外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协调发展问题。区域空间外部性问题本质上是政府层面主导解决的空间集聚效应问题,政府公共支出对所辖区域内存在经济外部性问题解决得比较好,会导致区域内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克服企业发展方面面临的瓶颈约束;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能够与生产要素的需求方——企业进行更好的匹配,生产要素和企业产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交易,整个财政支出覆盖的区域空间集聚效应就会更高。

    根据政府决策、企业异质性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研究,进一步从政府决策机会成本的角度对资源配置效率与区域增长差距的形成关系进行研究。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世界范围内的欠发达区域,中国地方政府应该代表整个区域的利益,采用适当的对外对内政策进行区域协调,在全球范围内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引导企业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水平,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缩小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基于区域整体利益具有较强的经济外部性,必须政府出面才能有所作为。此外,对个别企业来说,可以通过观察市场价格的变化来识别市场机会,不同产品之间互动关联的市场价格传导机制正是竞争效应高效率配置资源的根源。但在识别存在于不同区域之间的整个产业比较优势方面,价格机制的滞后性就显得极为明显。如果企业仅仅依靠价格机制的传导来确定企业区位调整的决策,将会造成较高的机会成本。政府应主动采取适宜的制度安排,捕捉产业区域调整的机会。如果政府没有采取适时适宜的政策,就会存在较高的区域资源配置机会成本,在后期的市场自我纠正过程中会增加额外的调整成本。本章将分别从财政支出覆盖的区域空间集聚效应、外资企业和产业转移三个方面对区域经济增长差距影响进行实证研究,考察中国地方政府干预、纠正市场失灵以及在对外和对内协调的过程中是否存在较大的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损失。

    <<
    >>
    作者简介
    李颖:1975年生,陕西扶风人,先后获兰州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从事过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到美国密歇根大学访学一年。曾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被遴选为“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年度人物”候选人。现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学。 近几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异质性、资源误置与经济效率改进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企业异质性、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企业异质性、技术进步偏向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应用研究重大项目“供给侧改革下的制造业结构调整与效率改进路径研究”等8个项目。在Regional Science Policy and Practice、《经济管理》《经济地理》《经济体制改革》等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6篇,其中CSSCI源刊12篇;出版学术著作《企业异质性、空间集聚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