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海洋发展与沿海社会变迁结论

    摘要

    通过对四个典型城市的分析,可以发现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有着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如海洋发展促进了沿海社会的产业化进程,促进了沿海社会的经济现代化等;二是间接影响,如海洋发展促进了沿海社会的城市化、全球化、城市文化发展等。上述两个方面都是积极方面的影响,而海洋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则可以看作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的消极影响。

    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所形成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促进了沿海社会的产业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且在国家整个产业体系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已经成为整个产业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海洋产业的带动下,沿海地区的产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在沿海地区,船舶制造、海洋工程等推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而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等则大大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随着海洋药物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海洋产业对沿海社会的产业化进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所形成的另一个直接影响就是促进了沿海社会的经济发展。随着海洋产业的日益壮大和迅速发展,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迅速,海洋经济占GDP的比例普遍偏高,海洋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沿海社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引擎。

    海洋产业和海洋经济的发展,又带动了沿海社会的其他变迁,首先是沿海地区的城市化。产业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直接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再加上沿海地区收入高、环境好、教育和医疗完善等,促使大量人口向沿海地区迁移,出现了所谓的“人口趋海”现象,其直接的结果就是促进了沿海社会的城市化进程。

    其次是沿海地区的全球化。改革开放之初所确定的四个经济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都设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就使得沿海地区成为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区,这就为沿海地区较早融入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结果也表明,海洋发展大大地促进了沿海社会的全球化进程,因而使得沿海社会已经完全融入到全球化体系之中,无论是商品的流动、资金的流动、技术的流动,还是人的流动、文化的交流都完完全全地实现了全球化。

    最后是具有鲜明海洋特色的城市文化发展。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深受海洋开发的影响,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体现出了非常鲜明的海洋特色,这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方面,如城市建筑、城市雕塑等方面,而且体现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如城市定位、城市精神等方面。海洋元素已经成为沿海城市文化的灵魂。海洋发展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特别是沿海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海洋发展在促进沿海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和谐的一面,即海洋环境所出现的变化,具体表现就是沿海水质下降、近岸渔业资源枯竭、沿海海洋生态失衡等。沿海海洋环境所出现的上述变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不科学的、过度的海洋发展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要确保沿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海洋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总之,海洋发展对沿海社会变迁的影响是非常明显和巨大的,这种影响既体现在经济层面,也体现在城市化、全球化和城市文化方面,更体现在海洋环境方面。

    <<
    >>
    作者简介
    崔凤:1967年生,吉林乾安人,男,汉族,哲学博士,社会学博士后,现为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2018-2022),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1年)。学术兼职主要有:中国社会学会海洋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山东省社会学学会副会长等。研究方向为海洋社会学、环境社会学。出版著作有《海洋与社会——海洋社会学初探》《海洋社会学的建构——基本概念与体系框架》《海洋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海洋发展与沿海社会变迁》《治理与养护——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