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国际公约与澳门受教育权保护

    摘要

    在《世界人权宣言》通过之时以及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际范围内的文盲大量存在,而基本教育权的保护并没有什么起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期搜集的世界扫盲资料发挥了很大作用,使国际社会认识到扫盲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世界扫盲实践不仅有助于工作和就业,还可以帮助人们学会更多的东西,从行使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到抚养儿童,从为闲趣而读书到为自我提高和个人修养而读书。这样,“功能扫盲”这一概念就渐渐变成一个内涵更广的“学习需求”概念,其中,扫盲既是独立的目标,又是满足其他“学习需求”的前提。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际上开始对成人扫盲和其他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是否享有“受教育权”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11365312

    于是,世界各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通过了一系列国际人权文件。国际人权之规范,除普世性11365313(universal)之国际人权公约,如《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外,尚有其他区域性(regional)之国际人权公约,作为联合国在人权实践上的补充,如《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ConventionfortheProtectionofHumanRightsandFundamentalFreedom,又称EuropeanConventiononHumanRights,ECHR)对人权保障之内容与规定。除现代各国从宪法到普通法对受教育权予以保护外,国际社会还缔结了普遍性的国际公约,通过国际合作更好地保护受教育权11365314。正如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赫雷·玛修先生曾说:“一切始于教育,因为离开了它,人们无法使自然或社会服务于他们有益的目的,这就是它普遍受到优先考虑的原因。”11365315

    <<
    >>
    作者简介
    张雪莲: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9月入职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暨青年局,现在教育研究暨教育改革辅助处工作,曾参与多部教育范畴立法的研究与草拟工作(包括《非高等教育纲要法》《非高等教育公立学校教师及教学助理员职程制度》《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教学人员专业委员会运作方式》《委任教学人员专业委员会成员》等)。近年发表多篇关于澳门教育制度的论文,如《澳门居民受教育权的发展与挑战》《澳门受教育权保护的现状》《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义务教育制度比较》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