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中国工业部门的增长、结构变化和生产率差距

    摘要

    近几十年来,中国高速的经济增长与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密不可分。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的工业发展却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一些学者通过考察近几十年的经验和证据发现,地区差异可能是收敛的(Wang和Szirmai,2013;Rizov和Zhang,2014;Lemoineetal。,2014)。Wang和Szirmai(2013)在省级层面的工业劳动生产率上的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初确实存在地区收敛。Rizov和Zhang(2014)使用微观数据观察发现,经济活动密度、经济政策和结构因素影响了地区生产率水平和经济成长率。Lemoineetal。(2014)认为,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中国内部地区正在追赶发达的沿海地区,久而久之整个国家更趋技术一体化。本文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拓展。本文的目标是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分析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工业部门生产率差距。为此,本文首先回顾最近几年的中国工业增长情况,然后评价工业部门可能的结构变化,接着分析不同地区劳动生产率差距,最后在结论部分概括了主要发现。

    <<
    >>
    作者简介
    吴延瑞:
    马宁:
    郭秀梅: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