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新丝路”建设中的安全合作:挑战与应对

    摘要

    21世纪第二个10年以来,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面临的问题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国际权力格局深刻变革,国际规范格局亦悄然变化。中国外交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步增加。2013年,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加强顶层设计,结合国内国际安全新形势,适时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本文将之简称为“新丝路”既表明这一战略倡议具有复兴、传承古代丝绸之路精神之意,又突出这一战略倡议的创新点。

    鉴于整个“新丝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亚五国的重要战略地缘地位,“新丝路”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依赖于成功的安全合作,尤其是与中亚五国的安全合作。故本文对“新丝路”安全合作的考察主要集中于中亚五国。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的总体指导思想,也应是“新丝路”安全合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就“新丝路”建设的安全挑战而言,既有具体的安全威胁,更有宏观的战略威胁;既事关中国能源安全,又攸关中国总体国家安全。因而,“新丝路”建设对于保障中国总体国家安全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为此,扎实有效推进“新丝路”建设也必须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予以宏观战略指导与微观政策配套。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排除企业内部经营风险与客观的自然风险,以中亚为核心的新丝路安全合作面临的外部风险或挑战主要有地缘竞争、制度建设、政治动荡、跨国犯罪、社会舆论、政策文化、政策执行、外交观念八大类,中国应当在具体分析各类风险危害的基础上采取相应对策。

    <<
    >>
    作者简介
    李志永:李志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外交研究。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