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储蓄理论研究国民收入中用于储蓄比例的决定因素及变动规律。现代储蓄理论源于凯恩斯(1936)的绝对收入假说;之后以杜森贝里(J。Duesenberry)为代表的相对收入假说、以莫迪里阿尼(F。Modiglianni)为代表的生命周期假说、以弗里德曼(M。Friedman)为代表的持久收入假说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储蓄理论的发展;再之后,储蓄理论加入了对收入风险因素以及个人理性预期的考量,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储蓄理论研究的深入,其代表是霍尔(Hall)的随机游走假说,但是弗莱文(1981)发现的过度敏感性以及坎贝尔(Campell)和迪顿(Deaton)发现的过度平滑性对随机游走假说提出了挑战,并由此引发了大量的新假说,例如,流动性约束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损失厌恶假说、缓冲存货假说、
λ假说等,并构成了目前储蓄理论的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