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社会转型与文学想象结语

    摘要

    从整体上看,新世纪中国作家们表现出了更为娴熟的文学技巧、更为豁达的文化心态,他们就社会转型期间的各类思想、文化话题、社会现象进行着持续的思想拷问与艺术探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与世界文学的对接中唤醒了自身经验,作家们形成了表现中国历史与社会的独到视野与观念,但又规避了一味追求现代性、盲目学习欧美的局限,而将目光投向广泛而复杂的社会生活,进行着有关社会、民族、国家等重要问题的思考。在此情形下,如何及时分析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现象、分析其精神特质及不足,进而沉淀为新世纪中国当代文学底蕴,形塑当代文学的历史传统,便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工作。

    文学创作“是用来反映一个特定社会的风尚、道德和生活方式的。然而,这种反映不是静态的;并不只是像用一面雪亮的镜子来照出一个清楚的形象而已。艺术家自己就是跟变动中的阶级关系与敌对力量的运动分不开的;他自己就是他所企图说明的斗争的参与者。他的创作活动既是个人的,同时也是社会的”。11264960 <<

    >>
    作者简介
    龙其林:1981年10月生于湖南祁东。2004年、2007年分别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文系副主任。学术方向为转型期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著有《大众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透视》等著作,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与批评文章百余篇,部分论文被《中国文学年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全文转载。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