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当代中国的文学批评与理想主义

    摘要

    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与文化的转型日趋加快,层出不穷的社会现象与文学问题呼唤着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崛起。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文学观念的不同选择,直接影响着当代文学批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一方面,当代文学批评的自由度、话语模式具有更加多样的选择性,一大批具有独立精神、文化自觉和理论深度的文学批评不断涌现,极大地推动了文学批评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创新维度又逐渐为意识形态、市场机制所消解,意识形态化的、道德话语的、空洞化的、不及物的文学批评话语充斥其中。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日益陷入空洞化、物欲化、庸俗化、意识形态化的误区,沦为与生命感觉隔膜、与独立自由精神无关的、单纯的话语模式制作过程。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何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学批评日益演变成意识形态批评、道德批评、文化批评?正是因为批评家缺乏文学的解释力,以致在谈论文学问题的时候,只能从性别、种族、知识分子、消费文化等角度来谈,唯独不愿从文学立场来观察问题,审美感受的辨析更是成了稀有之物。”11264959

    当代文学批评颇显混杂的整体格局中,依然有一批坚守批评良知、富于专业精神的研究者。这些批评家在注重文学批评超越性因素的发掘、直抵文学本质的批判精神的继承之外,还在此重申了批评家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感,强调批评家对于前进中的文学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理解,在富于激情的当代文学现场中阐发一个民族的当下心态和时代精神风貌。我们选择了赵树勤、谢有顺、胡良桂三位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家为个案,进而研究当代优秀文学批评的经验与特点,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总结优秀批评家的批评智慧与个性特点,丰富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维度,并且能从对其文学批评实践的分析中,总结当代文学批评经验,矫正批评现状中的不良倾向。

    <<
    >>
    作者简介
    龙其林:1981年10月生于湖南祁东。2004年、2007年分别获湖南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10年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文系副主任。学术方向为转型期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著有《大众狂欢——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透视》等著作,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与批评文章百余篇,部分论文被《中国文学年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等全文转载。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