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是块雕琢后的石头,如同逝者的一帧名片,但在中国,就因为它与“死”有着密切的视觉联系,似乎有股神秘的魔力附在上面,冲击着人们的心灵,人们从心里忌讳它。“生”往往引起人们的企盼、探索和回味,而对于“死”,人们就既不愿想,也不愿谈,更万分害怕它的突然降临。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有着遥远的历史积淀,包含着思想层面的迷信色彩和习俗层面的种种忌讳。
最近几年间,笔者考察了一些幸存于乡间或博物馆的古老墓碑,以及现代公墓中的墓碑群。在亲睹中可以发现,墓碑夸耀着家族的悠远来历,赞颂着祖先生平的功德,许多文字、雕刻或绘画,都透露出其中刻意设计的玄机。那些墓碑有血肉有神经,维系着家族的死生祸福、兴衰荣辱,牵连着人们内心的幸福和疼痛。在中国丧葬文化中,一通理想的墓碑有什么样的设计要求,有什么样的艺术特征,有什么深层的意义……它默默地伫立了千百年,在流传千百年的岁月里,存储了大量的文化信息和设计情感。本书试将墓碑研究升华为一种文化责任,探寻墓碑在中国这个古老文化熏陶下所承载的内涵。“事死如事生”,对其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更坚定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