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整个新世纪女性文学的历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消费文化渗透在文学表达中,另一个就是生态特质的呈现。可以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生态写作有这样的内在轨迹:1978年后,伴随着中国的拨乱反正,这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个性,只是随着主流意识形态来进行着合唱;从80年代的女作家着力在社会生态环境中考察女性的生存现实与情感状态的张洁、铁凝、王安忆等;到90年代后期乃至新世纪,诸如叶广芩、蒋子丹、方敏、王英琦、迟子建、素素、林白与陈染等,以温和、激越的姿态进入了女性—自然—社会—历史生态叙事;而少数民族女作家如白玉芳(满族)、空特乐(鄂伦春)、萨娜(达斡尔族)、梅卓(藏族)等,则着力于对原生态文化精神的寻觅、对接。从21世纪女性创作态势来看,一方面,消费时代衍生的生活方式、价值立场与学术方式,使女性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缺乏准备和过渡,无法自由地穿行;另一方面,女性写作已然置换了套用男性书写模式,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