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评价篇以中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资源承载和环境保护为支撑,科技文化创新为动力,民生保障为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经济社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分项评价、位次排序、省际差异和分析解释,并对中部六省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城市评价篇依据城市竞争力内涵,结合中部地区自身发展的特点,构建了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了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对中部城市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进一步采用了空间分析法对中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空间分异特征及其演变趋势分析。产业评价篇设计了中部地区三次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因子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方法对其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中部地区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企业评价篇分析了区域企业竞争力的双重内涵和属性,形成了以“环境-能力-潜力”为核心的“三大构件、六项指征”的区域企业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区域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对中部企业竞争力平均水平、六省企业竞争力分项指标指数进行综合比较、排序并提出了政策建议。科技评价篇界定了科技进步的概念,阐述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模型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出发,创新性地提出科技进步新测算模型,对中部六省2001~2012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中部六省科技活动投入与产出进行了比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