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总结这一非常引人入胜的“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国际会议的时候了。在我们的讨论中,我们回顾了现代企业理论和激励理论的最新进展,并试图评价它们对中国经济过渡的关系。中国与海外与会者就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改革,就税制,就改革顺序进行的观点交流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中国与海外双方专家的精彩发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政府最近所表现出的进取精神,以及在此领域中先进经济分析的重要意义。特别地,我们对下述问题了解得更多了。
·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可能怎样影响其效率;
·股东、其它债权人和经理之间的关系;
·银行怎样能为国有企业的重建做出贡献。
在很少的几分钟内不可能全面总结出过去两天中如此丰富的讨论。因此,我想通过吸取我们的讨论成果和近来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国际经验,将我的闭幕词仅集中于国有企业改革这一主要问题。
让我首先指出澄清为公共部门改革所指定的许多经常是相互冲突的目标的重要性。公共部门改革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率,以便:(1)帮助那些公司适应经济环境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变化;(2)使政府的资源更多地用于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样的目的。这种资源重新配置的范围是非常大的,并且需要进行综合的、很好设计的和可信任的国有部门改革。
最近关于国有企业重建的国际经验的一个分析指出,公共部门改革的影响将是有限的,如果某些特定的条件不能被满足的话,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是:
①在经济中加强竞争是一个决策因素。在公共部门改革取得成效的国家中,当地和外国对国内市场的竞争都变得极其激烈,贸易的自由化和多数市场进入障碍的取消(包括许多国有企业所享受的法定垄断权的取消)将使国有部门承受竞争的压力。这将迫使国有企业去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②然而,很清楚的是,如果预算约束不变硬的话,竞争也不可能对企业行为产生有益的作用。人们已经看到约束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已造成了国家补贴的极大减少,以及很高的实际利息率。这些新的货币条件还导致了贷款者(政策、国有银行、供应者)对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的态度的根本改变,对国有企业越来越多地执行破产和清算程序带来了由国有银行进行制度保驾,或国家无限补贴的年代的终结。国有企业于是被迫采取史无前例的金融惩戒并执行降低成本的计划。
③第三个条件是政府清楚地承诺放开资源配置。金融部门改革,破产法规的实施,公平竞争环境的改善,以及激进的所有制改革的进展代表了在这一领域内加强政府地位的可信性的不同信号。
大量的实际事例已经证明,只要这些条件得到满足,大多数国有企业都能做出调整以提高它们的经营效率。在中东欧的那些过渡经济中,国有企业对宏观经济的休克疗法和新的制度环境都做出了颇为主动的反应。对英国前私有化时期国有企业行为的研究说明在某些例子中,例如英国钢铁公司和英国煤气公司,生产率的提高是相当巨大的。
然而,实际事例还表明,所有权向私人代理人的转移也可以是一个有力的重建工具。对波兰和捷克企业的案例研究表明,每一次所有权的转移都导致核心股东的出现,以及新资本的注入,效率的提高要大大高于国家重建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的其它的微观经济研究也有类似的结论:所有权向私人代理人的转移提高了内部效率,改善了资本结构,并在中期增加了就业水平。
为了取得成功,中国国有企业部门的改革需要:
·企业经营环境的进一步放开;这意味着深化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改革;
·对财务状况承担更大的责任。在这方面,最紧要的是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新的公司会计法;
·保持对国有企业的财务金融从紧的政策,并促进银行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以对企业提供外部控制;
·扩大对长期无效率的国有企业执行破产的范围。
中国在这些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中国有一句古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始于足下了。然而,还有很长的路才能完成千里之行。当我对大家说,对所有的与会者说,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将继续取得成功时,我对此是充满信心的、确信无疑的。我希望,在会议期间提交的这些优秀的论文以及我们所做的讨论能为我们的中国同行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识,并能为未来的政策挑战提供一些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