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

    摘要

    德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德国的博物馆约4千座,每年吸引游客约9千多万人次。传统手工业和民间工艺的科技含量无疑很低,但它们作为人文传统却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2/3以上的德国人每年旅游度假一次,1/10的德国人每年旅游两次。1/4的人在国内旅游度假。1998年接待外国游客1千多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为168。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在德国仅35。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9。1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6。3%,远高于法国5。6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和10。2%的国土比例(1994年数字)。

    总体而言,德国(以及其他西欧发达国家)总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主要是移民增多引起的),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国土及自然资源的有限,这些因素构成错综复杂的关系。不仅城乡区别在模糊化,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国土的城市化、园林化乃至博物馆化、贵族化。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正方兴未艾,有着强大的势头和广泛的前景,并走在世界的前列。在一定意义上,它代表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未来,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 <<

    >>
    作者简介
    刘立群: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