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西部开发应以市场为依归

    摘要

    实施西部大开发,目前不仅成了中央经济战略转移的重点,也成了学界讨论最多的热点问题。中央成立专门的机构,各政府部门表态支持,西部地方政府提出各种要求,新闻媒体对此进行热炒及学界的讨论,真是热火朝天。但是无论如何重视,如何热炒,还是中央政府采取的政策,地方政府的诉求及理论界的看法,重点都放在资源的政府配置和集中配置上,如何加大国家投资的力度、如何给足多少优惠政策、如何引进更多的外资、如何制定多少优先开发中西部的法律等等上,这些观念完全没有走出计划经济的窠臼。西部大开发,如果只是沿用以往的发展模式,不改变旧观念,不建立新的发展机制,西部经济要发展也只能是一厢情愿。新中国建立50年来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几十年来尽管政府在西部开发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如“一五”期间的大规模投资及60~70年代的“三线”建设等,但其收效甚微,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东部与西部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反而越来越大。不过,如果对这些问题能有新的认识,这种差距既可是西部经济目前发展的约束条件,也可是其经济发展的潜在优势,问题在于形成怎样的机制来把其潜能显发出来。在此我们先来看看美国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 <<
    >>
    作者简介
    易宪容:1958年出生于江西上高。1982年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分别在1986年、1989年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1989~1994年在湖南师范大学工作。1994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7月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2000年到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跟随张五常教授学习与研究。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工作。著有:《现代合约经济学导论》、《交易行为与合约选择》、《金融市场的合约分析》、《金融市场与制度安排》、《科斯经济思想研究》、《现代经济学入门》(合著)等;译著有《佃农理论》、《经济解释》等。为香港《信报》、《香港经济日报》、《大公报》、《明报》等报刊的专栏作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0多篇,并主持多套大型丛书。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