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与主要成就

    摘要

    20世纪末,中国政府开始重建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三大医疗保障制度,用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此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得以快速发展,覆盖人口快速增加,基本实现全覆盖,筹资水平大幅度提高,保障范围逐步扩大,既提高了居民医疗服务利用率,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民的健康水平,更降低了医疗费用的个人支付比例,而且进一步降低了家庭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促进了消费。但基本医疗保险也面临着碎片化态势、管理水平和保障水平有待提高、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医保资金控制费用压力增大、以及由疾病导向转向健康导向进展缓慢等不足。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保险需求的增加,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开始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以补充和衔接医疗保障体系;2009年以来,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得到了政府鼓励政策和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的双重推动,保险密度快速提升,但其规模依然有限,在我国医疗健康险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不到5%,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且存在着专业化经营程度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定位不明确等问题。通过结合对德国、日本和台湾地区医疗保险发展经验的考虑,本文提出了在理念层面改变社会医疗保险的运行目标,在制度层面上尽快推动“三保合一”、适当提高医保统筹层次,在制度层面设立中央医疗保险资金使用指导委员会以及价格谈判委员会,在操作层面上尽快全面推动支付方式改革,在操作层面上尽快建设系统完整的医保基金监测体系,利用“互联网+”契机、推动商业医疗保险快速发展等有助于完善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陈秋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