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

    • 作者:史静寰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 报告大小:1.62MB
    • 报告字数:6231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

    摘要

    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证明:儿童生来虽有男女性别之分,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学校的教材、测验工具、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都对一定文化程度的学生获得性别角色行为发生影响。其中基础课本和教材特别重要。教材中久已存在着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而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课程和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这一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从性别的视角审视和改革教材、学习科目设置、师资培训以及所有教育材料,以消除性别陈规、形成新的性别观念的良好机会。基于此,本研究从幼儿读物、小学教材、初中教材这三方面进行性别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在统计的幼儿读物中,从人物出现的数量上来看,男女比例明显失调;二、小学教材中性别出现比是男多女少;三、存在着显著性别刻板印象的教师将对学生的性别观念产生影响;四、初中生用各自对生活的了解解释性别的涵义。 <<
    >>
    作者简介
    史静寰: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