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证据

    摘要

    证据制度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开立卷宗侦查到判决的做出,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证据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刑事诉讼法是确定并实现国家于具体刑事个案中对被告刑罚权的程序规范,实体刑法借此而得以实现,证据法则是沟通其间的桥梁。”因此,刑事诉讼为了查明事实真相及实现公义,对于该人是否实行该刑事不法行为,就必须依靠相应的证据来予以证明。“证据是旨在反映符合罪状的一些事实,以便让审判者从相关的事实中,判定是否曾发生所指称的事实、如何发生及何时发生、是否涉及刑事犯罪、行为人谁属等。换言之,证据的作用在于重组已发生且在刑法上有重要性的事实。”广义的证据制度也包括证明制度以及相关的证据规则。 <<
    >>
    作者简介
    李哲:澳门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1995~2005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05~2010年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工作,其间曾接受加拿大政府CCSEP奖学金资助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并赴美国维拉司法研究所进行有关法学实证研究的专题访问。独立或合作撰写学术著作10余部,博士学位论文《刑事裁判的既判力研究》出版并获中国法学会第二届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著作类二等奖,作为主要作者参与撰写的《刑事诉讼原理》曾获司法部第二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二等奖。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比较法研究》《当代法学》《澳门研究》《澳门法学》等刊物上发表独著或合著论文4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