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多元化的产业与产业的多元化

    • 作者:蔡昉出版日期:2007年04月
    • 报告大小:9.6MB
    • 报告字数:19702 字所属丛书:经济研究系列
    • 所属图书:穷人的经济学

    摘要

    农业发展的基本推动力是技术变迁,而一定的经营形式和特定的经营规模是技术创新的载体,同时,农业又是以一定的产业地位与人类其他生产和非生产领域相联系而发展的。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形成各自的资源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上的差异,诱导出丰富多彩的技术变迁道路和经营规模利用形式。多姿多彩的农业,只有适宜与否之别,并无高下之分。大规模固然壮观,小规模也可以是美好的,完全取决于禀赋的比较优势和特定的技术结构。同样的逻辑推广到农业的产业联系之中,农业的产业地位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会时过境迁。市场作为一种具有自我创新机制的精巧机器,技术的变迁、经营形式的选择、规模经济的利用以及产业联系的形成,都可以由其诱致出来,并给予检验。

    <<
    >>
    作者简介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和贫困,以及“三农”问题的理论和政策等。著有《读懂中国经济》《从人口红利到改革红利》《四十不惑: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验分享》等,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数百篇。获中国出版政府图书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中华人口奖、中国发展百人奖、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