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冷战”后俄罗斯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

    摘要

    在齐甘科夫的分析逻辑中,国家身份意识的形成是作为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然而笔者认为,一个国家身份意识的形成是具有相当的历史性的,其本身在形成之初确实会受到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的影响,但其一旦形成就具有自内而外的影响一个国家行为的作用,从而内化为一个国家对外战略形成的内因。因此,本书的分析逻辑更倾向于将俄罗斯的国家身份意识,即大西洋主义、斯拉夫主义和欧亚主义地缘政治思想作为分析俄罗斯地缘战略的内因,而将俄罗斯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作为外因来考察。

    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形成是内因和外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上一章中笔者主要分析了俄罗斯在亚太地缘战略制定中内因的变化,而在这一章中,笔者将主要分析外因的变化,即“冷战”后俄罗斯所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在全球层面、苏联地区层面、欧洲层面、亚太地区层面出现的变化及其对俄罗斯地缘战略的影响。而在每一个层面的分析逻辑中,笔者将地缘环境分解为三个方向,即地缘安全环境的变化、地缘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地缘文化环境的变化。因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缘政治是一种多元的文化现象,在其内涵上不应仅把军事和安全作为研究议程,而应把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也纳入研究议程,从而形成对当代地缘政治问题全面的、多维度的考察。 <<

    >>
    作者简介
    徐博:1984年2月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法学博士,现任教于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国际政治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政治与外交政策、东北亚区域政治。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5~2006年获国家资助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进修学习,2012~2013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政治系作联合培养博士及客座研究员。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