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社会经济转型。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纵观过去30年我国社会保障的政策和实践,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一种以社会保险为核心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制正在确立;另一方面,公众的一些基本需要还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和住房等领域。20世纪80~90年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服务于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缺乏明确的社会政策导向;进入21世纪,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随着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施政理念的提出,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始有了较鲜明的社会政策思维,人类需要的满足和公共福祉的增进开始成为社会保障改革的出发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正在经历从“社会身份本位”的社会保障(socialstatus-basedsocialsecurity)向“人类需要本位”的社会保障(humanneed-basedsocialsecurity)转变的过程。为了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确保社会变迁能够增进公共福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该以建立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为目标模式,使福利社会和民主政治及市场经济一道,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