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乡村社区的双重断裂

    • 作者:罗家德 帅满 方震平 刘济帆出版日期:2014年10月
    • 报告大小:816.96KB
    • 报告字数:10231 字所属丛书:社区营造书系
    • 所属图书:灾后重建纪事

    摘要

    本书主旨在于在中国乡村社区的环境中以自组织的视角分析灾后重建恢复的情况,提出了一个自组织过程中内聚能力的衡量方法,建构了社群社会资本的主要构成维度,包括关系、结构与认知三个维度,并讨论了各维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汶川震后乡村社区调查数据的分析,本书发现关系型社群社会资本、结构型社区社会资本、认知型社群社会资本两两相互影响。建构出社群社会资本及其指标后,本书将其作为自变量,分析其构面对救灾或重建活动、特殊信任、心理健康和政府满意度的影响。社群社会资本概念及其三构面的内部关系均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它作为一个较少被研究的自变量,在救灾或重建活动、特殊信任、心理健康和政府满意度的实证分析中,均被证实有一定的影响力。社群社会资本概念的提出及其测量指标的确定,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从理论上而言,自组织过程是一个中观层次的过程分析,社群社会资本则是这个过程中衡量任一时期社群内聚力的一个静态的定量指标,可以桥接微观的个体社会资本与普特南意义上的宏观集体社会资本,对于宏观理论落实到中层理论,再扎根于实证分析,贡献了一份学术力量。实践意义上,社群社会资本的测量对转型时期的社区建设、社会管理创新、社会建设都有极大的借鉴意义。社群社会资本可以测量出不同社群内部的社会资本存量及不同类型社会资本的结构形态,这对于政府部门制定区域决策、社会团体进行相应的社区辅导等均有指导意义。社会建设的应有内涵之一是社群及社区建设,通过社区内部形成活跃的自发组织、繁密的横向社会纽带等,以由下而上的自组织力量参与社会上各类的公共事务,从小集体的经济发展、社区内社会福利供给、专业及产业社群专业伦理建设,到组织众多民间组织以完善社会治理,社群社会资本得以区分出小集体的内聚与合作能力,并能够区隔以陌生人为主的大集体的认同与集体意识。这对研究上述社会建设议题极有助益,并可以作为“桥”进一步探讨大集体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公民社会的建设。本书重点在探讨社群/社区的力量如何发挥作用,以汶川大地震为切入口,探讨社群内自下而上自组织的力量如何发挥作用,因此收集了从受灾初期到重建完成的资料,包括定性的社会干预和深度访谈,也包括了定量的四年三期问卷调查数据。我们的定性研究分析了灾后重建中自组织的形成过程以及自治理机制的建立过程,并写成《云村重建纪事——一次社区自组织实验的田野记录》一书;定量研究的初步成果呈现在本书中,即是以社群社会资本分析重建恢复的情况。 <<
    >>
    作者简介
    罗家德:(1960~),男,祖籍四川,出生于台北,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元智大学资讯社会学研究所副教授。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社会学博士、经济学以及应用数学硕士,师从格兰诺维特。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院CMPM及DBA课程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组织研究、社会网分析、经济社会学。现为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网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信义社区营造研究中心负责人、清华大学社会网络研究中心负责人,并在国际国内多个中国管理学研究学会担任重要职务。在学术领域致力于将社会网研究应用于经济社会现象以及企业管理,做社会网研究以及关系管理学的推广者。著有《社会网分析讲义》《中国人的信任游戏》《中国商道》《中国人的管理智慧》等书。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组建了清华大学可持续性乡村重建团队,该团队协助震区一个羌族村寨进行灾后重建与社区营造,并以社会学实验方法研究了社区自组织的议题。
    帅满:
    刘济帆:
    方震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生。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