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工业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劳动力“工业化不足”(1789~2008)

    • 作者:袁富华出版日期:2014年08月
    • 报告大小:892.22KB
    • 报告字数:21277 字所属丛书:
    • 所属图书:增长、结构与转型

    摘要

    基于老牌工业化国家一二百年的经济历史统计资料,我们发现:经历了工业化起飞、工业化成熟以及向更高级阶段演化的资本主义增长过程,都发生过一个持续近百年的劳动力集聚时期,这个时期最令人瞩目的统计特征是———工业(或第二次产业)的劳动力份额持续维持在30%~40%甚至50%的高位。为了分析方便,本章用一个术语将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经历的那段辉煌的劳动力集聚时期定义为———“工业化的峰”。这个持续近百年(某些发达国家至今仍在延续)的“工业化的峰”,历经了资本主义国家以重化工业、高技术工业为核心的各个重要发展时期。而且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工业化成熟时期以及向更高级阶段演化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也正是“工业化的峰”最高涨的时期。于是,我们明晰了本章不同于以往诸多研究的观察点和视野:工业部门劳动力集聚的最大潜力,植根于重化工业及高技术工业发展的沃土。 <<
    >>
    作者简介
    袁富华:经济系硕士生导师。1968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成武县。200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就业理论与政策。承担和主持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在《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专著有《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分析》等。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