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涂尔干、波兰尼、马克思三位大家的经典理论视野下,工人的社区生活分别具有“社会整合”“社会保护”“社会变革”的重要意涵。本文借助田野调查资料和大样本数据,对新工人社区生活形态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借助上述经典理论视角对其可能的社会政治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随着新工人代际构成的变化、工业化经历的积累以及部分工厂逐步内迁,新工人的社区生活形态不再以狭窄而紧密的地缘关系网络而是以个体化的信息技术和消费生活为中心;工人的社区生活开始趋于自主并且在特定行业、企业中形成了稳定的社区生活和广泛的关系网络;当地社群势力也在内迁工厂内外浮现;新工人从整体上呈现原子化趋势,并且在拆分型的农民工体制下,工人临时性的、不完整的、高流动低融入的社区生活形态并未有大的改变。这样的社区生活形态,一方面使得新工人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整合存在巨大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引发劳工抗争。赋予工人城市社区和工业公民权,修复其家庭和社区生活,将是政府政策调整的基本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