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我国城市存量公房改革和老旧住宅区的治理政策选择

    摘要

    存量公房是住房制度改革不彻底的历史遗留物,根据住房作为私人物品的属性和住房市场化的发展路径来看,存量公房改革的方向就是私有化。但是这一改革方向遭遇社会低收入群体和政策转向时,就会出现“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情况。在当前房价偏高,中低收入群体支付能力有限,政府住房政策转向大量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背景之下,存量公房的改革就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当前应明确存量公房进一步改革的政策选择。

    这些问题包括:存量公房是否需要继续推行私有化改革?如果继续推进改革的话,如何面对承租户购买能力低下的问题?如果不推行私有化,继续坚持产权公有使用权出租的模式,租金是否需要和现行的公租房或者廉租房的租金机制对接?如果对接的话,同样面临如何处理承租户支付能力低下的问题?如果不对接的话,如何处理存量公房脏、乱、差和基本设施维修无着落的问题?

    本章旨在回答这些问题。为此,第一节从源头上明确存量公房的性质、类型、涉及的利益相关者的属性以及产权者、管理者和承租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能够为我们分析存量公房的改革政策选择提供一个分析框架。第二节,我们将回到北京市存量公房的现状,对北京市存量公房的产权、社群属性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三节归纳总结北京市存量公房面临的问题。第四节将会在分析框架的指引、北京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以及外地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北京市存量公房改革的具体政策选择。

    <<
    >>
    作者简介
    陈建国:1980年出生,河南灵宝人。200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作为联合培养博士生到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政治理论与政策分析研究中心,在Elinor Ostrom的指导下学习制度分析方法和公共事物治理理论。现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人员,北京市海淀和谐社区发展中心(GOCO)青年工作委员会成员和华人奥斯特罗姆学会(Chinese Ostrom Society)会员。主要研究制度分析与能源政策、城市治理与社区自治、政府创新与公共服务改革等。先后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一项,民政部课题一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两项,参编著作两部,合作翻译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在《中国行政管理》《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学报》《兰州大学学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理论探讨》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