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人口政策——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的推进器

    摘要

    人口政策是实施人口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驱动器,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生育政策,服务于“三步走”人口发展战略。在中华文化瑰宝中,以“多子多福”为轴心的人口观念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对上策动着统治阶级的人口生育政策,对下左右着广大民众的生育行为,构成中华民族人口再生产的精神支柱。只有弄清楚这根精神支柱的来龙去脉,才能洞察历代封建王朝直接或间接鼓励生育政策的真谛。直接干预的人口政策固然重要,但间接干预的人口政策也不可小觑。因为它把人口的变动和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具有长期、稳定的作用。为马寅初新人口论翻案,带动人口理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人口生育政策得以登上新的起点。1980年中央书记处委托中央办公厅召开第五次人口座谈会,会议形成向书记处的《报告》、《汇报提纲》,明确指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既非权宜之计,也非永久之计,而是着眼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率——25~30年的一项特殊政策。一代人过后,生育政策理应进行必要的调整。笔者公开发文,建议实施“双独生二”、“一独生二”、“限三生二”的政策。《决定》要求“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生育政策调整给出明确信号,预计不会造成生育率大的反弹。启动实施初期,出生率可能升高明显一些;随着时间推移,将会平稳下来。 <<
    >>
    作者简介
    田雪原: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64年8月-1979年4月在国家教育部等国家机关工作,1979年4月-1982年5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人口经济研究,1982年5月-1983年6月在美国东西方中心作高级访问学者,1984年4月-1998年12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中心)所长(主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全国社科规划人口学科组长,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国家人口计生委专家委员,国际人口科学联盟(IUSSP)成员等。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表《新时期人口论》、《大国之难:当代中国的人口问题》、《人口学》等专著23部(含主编),《为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翻案》、《论人口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论文500余篇(含30多篇英、俄、日文),研究报告30余篇,本人独自撰写在500万字以上,论文代表作收集在《田雪原文集》一、二、三、四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6项,与联合国人口基金、美国、日本合作项目5项,在人口理论拨乱反正、人口发展战略、中观人口控制与社区综合发展、家庭经济与生育、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表了有独到见解和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和美、日、荷、比、澳等国作学术报告多次,受到普遍好评和重视。1984年被授予首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1991年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IBC)授予“国际知识分子名人”颁发证书并在《成功的人》中作了业绩介绍,1995年美国传记协会(ABI)载入“世界五千名人录”颁发证书并作了事迹介绍,1996年获中华人口奖(人口最高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获国家图书奖,2003年获第六届中国民族图书奖一等奖。科研成果中,还有十多项获部委级特别荣誉奖、一等奖。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