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西部民族地区农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同

    摘要

    随着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的推进,许多学者开始关注我国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退缩以及由此引发的参与不足、认同缺失问题。众所周知,中国乡村社会是典型的熟人社会,村头、树下、晒坝、井旁、广场等公共空间是大家认识、熟悉、交往的重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村民利用社区内外资源,采取互助、自治等行动,解决社区的共同问题,协调社区的共同事务,培养对社区的共同认同,维持社区的繁荣稳定。然而,在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浪潮下,乡村社会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传统乡村那种你来我往、相互协助的热闹场面不复存在,留下的是“草比人深、人比鸟少”的空巢社区,乡村集体活动名存实亡。而退出集体活动后,大部分农民的休闲活动以家庭为中心,电视成为多数农民娱乐和休闲的首选。在此背景下,乡村社区的公共空间急剧萎缩,进而“塑造”出原子化的个人、冷漠的邻里关系和饱含危机的信任状态,村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降低,对社区的认同也日益式微。人们意识到,要让农村社区和谐有序地发展,当务之急是构建新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机制。 <<
    >>
    作者简介
    谢治菊:汉族,重庆合川人,1978年9月生,本科、硕士、博士分别毕业于重庆大学、贵州大学和南京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现为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副院长(兼贵州民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贵州省第七批省管专家,贵州省第四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贵州民族大学第九批学科(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乡村治理理论与实践。已在《中国农村观察》《中国行政管理》等多种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大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多篇论文被CPCI-SSH(原ISSHP)、《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或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部青年项目、贵州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等10多项课题,出版学术专著3部(1本独著,2本合著第二作者),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二等奖、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各1次。主要教授行政案例分析、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导论等课程。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