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新时期社会组织体制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从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出发,提出加快形成社会管理体制,并从结构性支持的角度,要求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活社会组织活力。由此可见,中国政府正面临着以怎样的新制度安排来实现社会再组织的问题。在现实中,维系社会的纽带是一些基本的价值、需求和利益,这些基本的价值、需求和利益也是社会的组织、团结和认同的基础。一个良性的社会秩序在本质上是社会价值认同的结果,而一个良性社会秩序的维系有赖于与其相匹配的社会体制。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是当前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着力点,也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支点。但相比于经济领域的改革,我国社会领域的改革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处于滞后的状态,难以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这个问题对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建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正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问题。 <<
    >>
    作者简介
    李友梅: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