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双汇集团发展的历程、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区域概念。食品工业是一个产业范畴。中原经济区食品工业,自然是区域和产业之间交叉形成的分析矩阵。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看,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通常有生产力的总体布局、主要物质生产部门生产基地的建设布局和点的建设三个层次,它们相互交织形成有机有序的区域经济网络。其中,作为点的建设层次的企业,属于微观布局范畴,构成区域经济网络的基础环节。从产业经济的角度来看,分属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次的区域、产业、企业,产业竞争力除了存在自上而下传递的渗透、交叉效应外,还存在自下而上传递的集聚、乘数效应,这使得特定区域的某一产业的竞争力并不是其企业简单加总而形成的。因而,在对我国首家“中国食品工业名城”漯河市进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本章有必要对构成该地区食品工业微观层次的企业进行深入的剖析,以进一步解码漯河成长为“中国食品工业名城”的秘密。

    双汇集团是河南省漯河市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作为“中国食品工业名城”的一张名片,它的发展历程蕴含着漯河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发展成长为一个中国食品名城的历程,浓缩着漯河市食品工业发展的历史。本章将较为系统地总结双汇集团由一个资不抵债的国营肉联小厂成长为一个国际化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与教训,并在对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其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李保民:1971年出生,河南尉氏人,博士。河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经济研究所所长。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著作6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经济研究》《经济学家》《经济体制改革》《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并多次被转载或引用。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项目4项,省部级社科项目6项。
    <<
    >>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