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热点推荐: 双循环
更多>> 课题组动态
更多>> 皮书作者
谢伏瞻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主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 详情>>
蔡 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秘书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 详情>>
李培林
    男,汉族,出生于1955年5月,山东济南人,博士,研究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 详情>>

    把握资本项目改革的逻辑与时机

    摘要

    1996年12月,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写信给IMF总裁,宣告人民币已经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当时许多官员与学者预计人民币也许可以在5~10年内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后来这一计划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而被无限期地推迟。相比之下,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改革资本项目管制,尤其是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步伐,不仅没有停顿,反而有所加快。仅仅在过去一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人民币对美元的日交易区间从原来的千分之五扩大到百分之一,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过去强制结售汇的做法正式步入历史,而伦敦则成为继香港之后的又一个人民币离岸市场。与此同时,学界围绕这一政策问题爆发了一场重大的政策辩论。 <<
    >>
    作者简介
    黄益平:黄益平,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
    >>
    相关报告